注射用水和純化水的區別
注射用水和純化水的區別
注射用水和純化水是制藥行業中兩種重要的制藥用水,它們在用途、制備方法和純度要求上存在顯著差異。以下從定義、用途、制備方法和純度要求等方面進行詳細對比:
1. 定義
注射用水
注射用水是符合《中國藥典》標準的水,通常為純化水經過蒸餾或其他等效純化工藝制得。它是一種高度純凈的水,專門用于注射劑、滴眼劑等制劑的生產,必須達到無菌、無熱原(內毒素)和化學純度極高的要求。
純化水
純化水是通過蒸餾法、離子交換法、反滲透法或其他適宜方法制得的制藥用水,主要用于非無菌藥品的生產、設備清洗、分析實驗等。純化水不要求無菌,但需要達到一定的化學純度。
2. 用途
注射用水
注射用水主要用于以下場景:
配制注射劑、滴眼劑等制劑的溶劑或稀釋劑。
制備生物制品的原液。
直接接觸最終滅菌產品的容器清洗。
純化水
純化水主要用于以下場景:
非無菌藥品的配料和生產工藝用水。
直接接觸藥品的設備、器具和包裝材料的最后一次清洗用水。
分析實驗中各類溶液的配置。
3. 制備方法
注射用水
注射用水的制備方法通常包括:
蒸餾法:通過多效蒸餾水機將純化水蒸發和冷凝,去除雜質和不凝性氣體,制得高純度的注射用水。
膜法:部分國際藥典允許使用與蒸餾等效的膜分離技術制備注射用水,如反滲透結合電去離子法。
純化水
純化水的制備方法包括:
蒸餾法:通過單效或多效蒸餾設備去除水中的雜質和離子。
離子交換法:利用樹脂去除水中的離子。
反滲透法:通過半透膜去除水中的溶解鹽、有機物和微生物。
電滲析法:利用電場去除水中的離子。
4. 純度要求
注射用水
注射用水需滿足以下嚴格標準:
無菌性:必須經過滅菌處理,確保無細菌、真菌和病毒等微生物污染。
內毒素含量:細菌內毒素水平需低于0.25 EU/mL。
化學純度:電導率不得超過1.3μS/cm,pH值通常為5.0-7.0。
外觀:應為無色、清澈的液體,無懸浮物。
純化水
純化水的純度要求相對較低:
化學純度:電導率不得超過5.1μS/cm(25°C),但具體要求視用途而定。
微生物含量:不需要達到無菌標準,但需控制細菌總數和內毒素水平。
外觀:通常為無色、清澈的液體。
5. 關鍵區別
項目 |
注射用水 |
純化水 |
---|---|---|
用途 |
注射劑、滴眼劑等無菌制劑的生產 |
非無菌藥品生產、設備清洗、分析實驗等 |
制備方法 |
蒸餾法或等效膜法 |
蒸餾法、離子交換法、反滲透法等 |
無菌性 |
必須無菌 |
不要求無菌 |
內毒素含量 |
低于0.25 EU/mL |
無明確要求 |
化學純度 |
電導率 ≤ 1.3 μS/cm(25°C) |
電導率 ≤ 5.1μS/cm(25°C) |
外觀 |
無色、清澈、無懸浮物 |
無色、清澈 |
注射用水和純化水在制藥行業中的用途和純度要求差異顯著。注射用水因其用于注射劑等高風險制劑,需滿足無菌、無熱原和化學純度極高的標準,而純化水則主要用于非無菌藥品的生產和設備清洗,其純度要求相對較低。兩者的制備方法也有所不同,注射用水通常采用蒸餾法或等效膜法,而純化水則可選擇多種凈化技術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實驗室超純水機ro和up分別
- 超純水中有多少溶解氧?
- 實驗室用水問題解答
- 實驗室超純水機出水有氣
- 實驗室純水機產出RO水呈酸
- 余氯含量對超純水機耗材
- 超純水機水質達到18.2ΩM
- 水處理系統中的SDI是什么
- 工業純水機產水PH值偏酸性
- RO純水與EDI超純水可以相互